台中市傳出一名陳姓婦人因一年多來前後進行埋線減重約1500針,引發身體10多處傷口化膿,甚至引發蜂窩性組織炎,差點喪命。中醫師表示,埋線減重是近年來流行的減重方法之一,但因屬於侵入性治療,針劑的準備過程需特別謹慎,避免感染細菌,且患者在埋完線後也應做好照顧,以免抵抗力低下而增加感染風險。

 

陳潮宗中醫師表示,埋線減重可能引發細菌感染的主要環節在於針劑的準備過程,可能因消毒不全或非無菌空間而遭細菌污染所致。
陳潮宗中醫師表示,埋線減重可能引發細菌感染的主要環節在於針劑的準備過程,可能因消毒不全或非無菌空間而遭細菌污染所致。

 

中醫師陳潮宗表示,中醫埋線減重後引發細菌感染的情況,主要原因是埋入體內的羊腸線在與針管串連的製備過程中,忽略無菌的操作過程和環境,以致沾染細菌,進而增加感染風險。

即使針劑的準備過程是在無菌空間下進行,且埋線器具和過程也以酒精消毒,但患者仍可能於針後出現局部紅腫、發炎的感染現象。可能原因是患者針後照護不完善,加上本身抵抗力差所致。

埋線減重正確照顧原則:

  • 術後1小時可撕除傷口膠帶。

  • 術後2小時才可洗澡,但仍需慎防傷口直接浸水。

  • 術後3天才能進行泡澡。

  • 術後一周才能進行泡湯。

除了抵抗力差的人不適合埋線減重之外,凝血功能不全、孕婦,以及患有糖尿病和腎臟疾病的人,也不宜接受埋線治療。

至於台中市陳姓婦人傳出一年接受55次埋針、每次埋入20至30針部分,陳潮宗中醫師表示,這樣數量太多,通常每次埋針應以10至15針為宜,單次埋針的效果可持續約半個月,而最短埋針頻率可每周一次。

陳潮宗中醫師表示,埋線減重僅能視為輔助療法,治療肥胖的主要方法仍是以中醫藥材調理和飲食控制為準,民眾在治療前仍需與合格中醫師充分溝通和諮詢,且做好術後照護,若術後2至3天出現局部紅腫、發炎的感染現象,應儘速就醫,以免釀成嚴重的後遺症。

 

 

引用:華人健康網

arrow
arrow

    健身達人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